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乙巳年(蛇)正月初四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 详细信息

和谐颂 正气歌——记现代豫剧《天职》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康式昭  2012-05-01 09:30:37

豫剧《天职》剧照

  一个“不和谐”的开局:街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突然,有人冲上前高喊“伸冤” “上访”,有人紧跟上阻止、拖拽,路人们惊愕之下驻足围观,议论纷纷……灯光乍亮,鸣锣开场,《天职》(艺术指导、编剧张永和,导演顾威)便摆开了一道骚动的风景。纷乱之间,主人公三川市纪委书记纪忠登场了。

  这颇不寻常的开局是要告诉我们,新上任的纪委书记即将陷入一个棘手的案子,突破一道人情关系织就的网,同时迎来一次党性、天职、良心的考验。

  案情并不复杂,中年农妇李秀莲,家庭突遭不幸,丈夫和公爹被车轧死,肇事者房地产商魏得富,偏巧是县长潘文相小舅子,县太爷一手包庇,车祸案久拖不决。秀莲进城喊冤上访,乡长奉命赶来拦截,便演出了开头的一幕。这里,要命的是马乡长那番堂而皇之的理由:越级上访便是“给县里抹黑”,便是妨碍“构建和谐社会”,便不利于“安定团结”。他高举“这是大局”的旗帜,要把这个“闹事的”刁民坚决拉回去。

  上访,向来是无处申冤的平民百姓的无奈之举,也向来是某些地方父母官深感头疼的一块心病。上访早就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敏感而犯忌的话题,对舞台艺术来说,则几乎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避之唯恐不及。我佩服剧作家们的匠心,更钦敬他们的眼光和胆识。居首的,便是敢于正面触及这个难点,敢于借民妇之口大喊冤枉,高呼上访。而正是这看似“不和谐”的声音,扰乱平静的骚动,引出了一曲惩腐败、顺民心、助安定、促和谐的时代强音。

  这里先要弄清一个基础性的认识问题:和谐,决不是毫无矛盾,更不是害怕矛盾,讳言矛盾,进而掩盖矛盾,强压矛盾。相反促和谐、保安定,就是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消除一切不和谐因素促和谐,保障老百姓根本权益促和谐。这就牵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了,牵连到纪检干部的天职——为党正纪、为民做主了。《天职》正是站在这个新高度把握这个题材,塑造剧作的中坚人物的。

  无可讳言,当今,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景中,也有新的腐败爆发。阳光下不乏黑暗和丑恶。这就构成和导致了现实生活里根源上的“不和谐”。李秀莲的悲剧,仅仅是这类事件中的一起;伸出援手的市纪委书记纪忠,也正是千千万万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忠诚纪检干部的一员。从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所谓“促和谐”也者,“济民困,解民忧,平民愤,伸民曲” 是也。正如纪忠说的:“和谐社会要稳定,更需要正义和公平。倘若是有冤不能伸,社会怎能得安宁?”他郑重宣告:“只有让老百姓心气顺,才能够真正迎来和谐春风!”

  当然,这绝非轻而易举,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正气歌”说起来好说,听起来好听,唱起来却难,甚至超乎寻常的难!《天职》形象地展现了这不平常的历程,唱响了一曲“正气歌”!

  剧里,作者为我们谱写了三步曲:首先是对上访民众的理解、同情和挚爱。纪忠进村访查案情,在被害人坟头寻见了李秀莲和婆母。秀莲上访未果,又遭作案人毒打想一死了之的时候,婆母劝秀莲“认命”的那句话:“哪个庙里都有屈死的鬼!”直撞人们的心窝子。老人告诉纪委书记“撤诉”“这状俺不告了”时,引述的那句积年俗语“屈死不告状”,更透着平民百姓有冤无处伸、无法伸、不敢伸的无奈和悲苦。“俺家已经死了两人了,不能让媳妇再搭进去!”纪忠这才更深切地感受到:“农民苦,农民难。受苦受累还受屈冤!”他愤慨:“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求一个公平公正咋就如此难?”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摒弃一切个人得失杂念为民维权、替民伸冤,便有了极为扎实的内心基础。

  其二,冲破层层关系网。纪忠和县长潘文相是同事,撕破情面是考验。如果说这还相对容易的话,来自上面的说情便力压千钧了。老领导那个“灵活一点”的电话指示,那番“不再追究”的要求,那句“你可以忠于理想,但也要面对现实”的提醒,能说不是泰山压顶,不是预后难测?可贵的是:纪忠顶住了。他“任凭这官我不做,任凭书记我不当”“不退缩不彷徨,咬定青山勇担当!”

  其三,承受家人的被牵连。剧中有关纪忠老母妻子的笔墨,十分精彩。纪忠夫妇“被害”的谣言使老人连夜赶到儿子家,原本企图让老娘规劝儿子别再得罪人的诡计,变作了老人家对儿子坚持“做好官”的激励,那句自豪而诙谐的话:“任他们电话打爆娘不怕,大不了回家就把电话拔!”妻子玉洁更是被暴徒用石块砸伤,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心里想的是:“这么多年伴你走过风雨坎坷,领教了做你妻好难合格!”正是:“多少苦楚,多少委屈,多少埋怨,多少怒火”,她“苦苦辣辣酸酸甜甜全都埋心窝”!这朴素至极、深沉至极的内心展示,感染了全场。这番真心换来了纪忠的交心:“退休前你为我牺牲奉献,退休后我给你当牛做马!”这极富人情味的一笔,提升了纪忠的精神境界,更拉近了和人们内心的距离。

  这出戏简洁、清新、朴实、无华,整体风格值得称道。我很赞赏导演顾威的表述:“这部戏来源于生活,情节不是在房间里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剧情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而不是概念式的人物,履行了这个戏剧最根本的天职。同时,这部戏保持了豫剧最根本的特点,不像现在的有些‘混搭’,拿所谓‘革新’作理由,丢掉了戏曲本身的特点。因此,从这一角度讲,这部戏也践行了豫剧的天职。”前边我说《天职》的简洁、朴实,借戏曲评论家周传家的话就是:“自然,自如,入情,入理。”说它“无华”,决不是说无文彩,无华彩。“华”只作“哗”讲,即“哗众取宠”也。也就是顾威指斥的“混搭”。如今,戏看多了,也深受“混搭”之害,深感“混搭”之苦。试想,满台光怪陆离,满眼超强刺激,角色不见了,表演掩盖了,形象丢失了,艺术串味了……如此这般,进剧场干嘛来?高科技的运用,给舞台艺术增添了新的因素,有助于克服既往简陋粗疏的弊端,自然十分重要。但我始终认为,“混搭”一定要服从服务于戏剧本体,适应剧目剧情需要,适度运用;要为之添光增彩,增强表现力、表达力、感染力、亲和力,而不是喧宾夺主。一句话,帮正忙,而不是帮倒忙。这方面,可做的文章很多。期盼有新的探索,取得新的突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