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报道 |
|
|
|
|
繁荣基层文化要创新思路 |
|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刘石平 2006-02-24 10:32:34 |
主持人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我们重视繁荣基层文化。当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大活跃了基层文化,但同时也给传统的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今天,我们要从“大文化”的视野和提升“软实力”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整合各种资源,在基层形成经济与文化同步腾飞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占领基层这块阵地。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当前要在“看”、“活”、“兴”、“建”四字上下功夫。
坚持跳出文化“看”文化。要树立文化整体发展观,摒弃把文化建设仅仅看作部门工作或局部工作的观念,把文化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注重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把文化建设从部门意识提高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谋划,形成“大文化管理”的框架,制定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按文化发展规律办事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统一起来,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能够交给市场的一律由市场运作。要树立文化人本发展观。人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和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基层文化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建构符合时代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和人格特征,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
坚持贴近重点“活”文化。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牢牢把握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提高主流媒体的亲和力,网上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发挥文化维系社会和谐、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要把先进文化渗透到经济建设中,借文化提升产业,增强块状经济竞争力;借文化整合企业,塑造企业精神,实现管理现代化。先进文化要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中,把先进文化与完善道德教育机制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把继承传统美德和弘扬时代新风相承接。精心设计基层文化建设的载体,坚持不懈地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道德实践活动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坚持改革发展“兴”文化。要着力拓展文化发展主体,尝试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对文化的投入,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着力提高文化品位,根据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特点,坚持健康、科学、向上的标准,积极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化精品,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区域文化特色,培育统 一、和谐、开放的区域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建”文化。和谐社会,人和为先。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基层文化建设也应体现“文化创造”和“文化关怀”,使文化既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又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营养,获得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作者为常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