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 |
|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申维辰 2006-03-13 15:34:57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繁荣。”“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可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和行业的总称。其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应当明确,发展先进文化,要重视文化产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繁荣发展先进文化。
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前提下进行的。一切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相悖,甚至损害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文化产业,也同样如此。
其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就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必须弘扬主旋律,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是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经营,讲求利润,但文化产业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从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出发采用的一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发展先进文化。
再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产业的模式来发展文化,可以调节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从事文化生产,整合和配置那些零散的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使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
第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要求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有没有好的能够让市场承认的产品,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成功的文化企业总是不断地把优秀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市场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调节,其中包括对文化产品项目的选择,也包括对文化产品内容和样式的要求。当一种文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企业将考虑如何才能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它需要从产品生产的创意、立项和对资源、人才、技术手段以及包装宣传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仅是在现有水平上的调整,同时,它还要求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新。就是要以新的思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表现形式来生产出新的更好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通过市场的调节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质量和竞争力。这样就从客观上促使大量反映先进文化的文化精品得以产生。
第二,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文化企业不仅要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尽量占有更多的份额。让更多的消费者在市场中了解和接受自己的产品,是所有文化企业在竞争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将彻底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播思想。文化市场上不再是有什么销售什么,而是要更多地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自己的产品。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也将改变传统的传播渠道,国家包办传播的状况将被多种渠道传播的新格局所替代。国营的、民营的多种经营形式的相互竞争,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将使文化产业的传播更加多样化,更加方便、快捷。单一的柜台销售将被更多更灵活的销售方式所取代。会员制、商品快递服务、电子商务、送货上门、售后服务等传播形式的出现,将大大节约消费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并逐步建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社会形象,使优秀的文化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第三,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使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产品时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由于市场的配置作用,更多的形式各异的特色文化产品将生产出来,不同的文化服务方式也将次第进入市场。消费者选择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余地越来越大。随着选择的自由度增加,会进一步刺激企业的生产。文化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将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文化产品,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形成了消费与市场以及通过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将使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持续旺盛,影响力不断扩大,进而有力地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缩小和剔除它们赖以生长的土壤,从而达到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文化产业的时代特征有利于强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指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发展对知识、文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紧密。一方面,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和技术支持,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品格,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产业,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例、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产业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紧密相联。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谁拥有了新的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谁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而表现出了自身强劲的发展势头。以信息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可以说,文化产业与现代高科技相融合的特征,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先进文化的本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联。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才能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扩张企业规模,应对激烈挑战,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得以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在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良性互动的过程中,有利于在更深层意义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