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报道 |
|
|
|
|
论文化和知识产权文化 |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05-12-26 16:15:48 |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笔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能为人所感知的、影响人的行为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作为精神现象,文化具有传播性、继承性、渗透性、排他性、习惯性(稳定性)等主要性质。 正是由于上述性质,文化对人类有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迅速得多,影响面也大得多。 知识产权文化近年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什么是知识产权文化,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往往并不是通过学者的定义,而是通过知识产权包含的具体对象,如商标权、著作权等来理解知识产权的。 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根据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 知识产权文化的定义揭示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第一,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形成于人类的知识产权实践;第二,知识产权文化是关于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的精神现象;第三,知识产权文化是影响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事务的发生、发展的全部精神世界。在此涵义下,知识产权文化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如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国际规则等。 根据知识产权文化的涵义以及知识产权活动的实践,我们大致将知识产权文化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知识产权意识文化。知识产权意识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指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认同程度、所持态度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知识产权意识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思想基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相应的知识产权事务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2)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系指知识产权制度的整体构成,是知识产权事务的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等。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直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该国知识产权事务的方向。(3)知识产权环境文化。知识产权环境文化是既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发生和发展,又非知识产权事务本身的外部因素的总和。譬如政治、外交、科技等因素的变化,包括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演变,都会或多或少影响着知识产权事务的进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从另一角度划分知识产权文化。譬如:按照文化主体划分,可以有诸如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机关知识产权文化、学校知识产权文化。按照知识产权事务划分,可以有知识产权战略文化、知识产权创造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等。此外,尚可有国际知识产权文化、民族知识产权文化等。 建设知识产权文化,应当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当前,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应当抓好创新文化建设、竞争文化建设、诚信文化建设、法制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维护经济秩序的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本文作者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司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