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您的位置:首页文物博览民间收藏 → 详细信息
高凤翰自画像
来源: 浙江收藏网    2006-03-14 17:50:28

  《自画像》轴,清,高凤翰作,绢本,设色,纵106cm,横53.4cm。
  图右下角自题:“寥天孤鶴,托迹冥鴻。迥臨絕嶠,坐領長風。倘有成連刺舡出沒其中乎?丁未三月初一日南村居士題。”钤“鳳”、“翰”。
  《自画像》作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年作者45岁。画面上,高凤翰身着白衫,头戴斗笠,侧身倚石坐于断壁悬崖之上,崖上松柏怪生,崖下波涛澎湃,陡峭的巨石冲出水面,长空中,一只孤鹤飞翔而来,画家俯览水面,似引起无限思绪。当时正值高凤翰仕途转折时期,是年,他赴济南省试,应选,次年赴京应试,考列一等,分发安徽试用。他并不热衷仕途,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很不满,应试做官可能是生活所迫,作品即是他当时心境的写照。图中,画家将自己置于陡峭的绝壁之间,险峻的山石,汹涌的江水,奇生的古木,使人感受到的不是士大夫寄托林泉之志的山水,而是预示着人生的艰险,仕途的艰辛。
  此图构图新颖,以仰视的角度截取山崖一角,江水自远而近布满画面,气势强大,使景物具有高远和深远之势,以烘托主题。高凤翰的自画像非常写实,据载,高凤翰长眉广额,身体伟岸,又有美髯,曾自署“髯高”。他曾画过一幅《披褐图》,其人物面貌与此幅相似。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