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报道 |
|
|
|
|
浙江省娱乐市场简介 -- 浙江文化娱乐业 |
|
2001-09-20 18:53:50 |
目前,全省现有各类综合娱乐场所(主要为大型宾馆、商场和单独设立的综合娱乐广场,其配套娱乐项目含:歌舞厅、舞厅、卡拉OK厅、餐饮卡拉OK、演艺吧、电子游戏、录像厅等)741家,歌舞厅1769家,舞厅901家,卡拉OK厅2413家,餐饮卡拉OK302家,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3412家114451(台)以及游乐场33家。 全省歌舞娱乐场所近10年来发展迅速,平均每年递增速度在25%左右。其规模档次今非昔比,省会杭州市的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大饭店天堂人间娱乐超市、浙江国际大酒店埃及豪情娱乐城、浙江大酒店花都国际俱乐部、杭州梅苑宾馆布拉格之春演艺酒吧、浙江新宇城市酒店宝来纳西餐酒吧、娃哈哈美食城金碧辉煌、还有新近开张的杭州利星凯悦大酒店星际丛林、澳门广场、杭州花样年华文化有限公司等等。这些大型娱乐场所、演艺酒吧、歌舞厅规模大、品位高、娱乐内容新颖,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和亮丽的城市窗口,受到社会大众的特别关注。 浙江省的娱乐业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逐渐下降,并趋向平稳发展的过程。1993年是歌舞娱乐场所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歌厅、舞厅、在全省范围大量出现,不但城市蜂涌而上,连农村乡镇也纷纷依照兴办,经营总量比1992年猛增233%。这期间又出现了音乐餐厅、卡拉OK厅等多种自娱自乐的休闲娱乐形式。音乐餐厅这种娱乐形式是在1992年出现的,当年的统计全省仅22家。而到了1995年发展到1824家。最高峰的1996年,全省有音乐餐厅2493家。音乐餐厅这种娱乐项目迎合了消费者和经营者营造娱乐场所热烈气氛的心态,也是消费者对新鲜项目的好奇,在一个时期内也确实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物质生活的要求,同时也带动和推动了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利润的提高,对拉动全省的经济增长和活跃群众文化娱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消费行为的不断成熟,随着文明用餐的习惯养成,餐饮与娱乐逐渐分离,自1998年开始,音乐餐厅如同明日黄花,逐渐不被人们看好,这一年的经营总数下挫29%;从1999年至2001年又呈逐年下滑之势,全省歌舞娱乐场所总量从9869家减少为6126家,减幅为38%。 电子游戏机是文化市场中最早出现的娱乐经营项目,分布广,数量大,品种多。电子游戏机一出现,便以它的游戏性、知识性和刺激性,吸引了无数消费者,造就了大批游戏玩家,刺激了消费,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从1985年开始在全省城乡零星出现,到了1991年,全省已有6705家游戏机经营场所。这时候的游戏厅大多是小场所,通常20多平方米的场地,10多台游戏机就成了经营场所,而且机型、机种也都比较陈旧。电子游戏机型年年更新换代,游戏节目不断开发升级,游戏机市场迅速发展。到了2000年达到9345家,创历史新高。但由于游戏厅遍地开花,违法经营活动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从中央到省政府经几年的治理整顿,全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已从9345家压减到3412家,压缩比例达62.7%。2001年我省将继续大幅度压减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总量,将场所总量控制在1000家以内,压缩比例为70%左右。 实践证明,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滚动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就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商业化运作是文化市场的主要特征,而法制化则是其成熟和规范的标志。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娱乐市场的管理法规,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初步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管理部门者的执法行为,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近几年国家、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娱乐服务场所的管理,出台了一糸列的政策,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引导娱乐业向健康发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浙江文化灿烂、经济发达,经济综合实力处全国前列,一业兴、百业旺。随着全省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餐饮业、旅游业一路看涨,与其相配套的娱乐业也将以更高的档次和品位确立其地位,繁荣兴旺的娱乐业是文化大省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瞩目标志之一。经济发展需要娱乐业、市场建设项需要乐业、群众生活也需要娱乐业,相信一个健康有序的娱乐行业必将伴随文化大省地位确立而出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