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您的位置:首页文化集锦文化人士 → 详细信息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
    2001-10-05 04:51:25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发起组织觉悟社。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旅欧支部书记。并任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主持建立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独立团。1926年冬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后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1927年3月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当选为中共五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任中央军事部部长,7月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党的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旋任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党的六大后的近两年时间内,周恩来实际上成为党中央工作的主要主持者。1931年12月到中央苏区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参与和指挥红军第四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和毛泽东、王稼祥组成3人军事指挥小组,领导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39年来浙视察。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领导党的工作和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后任中共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抗战胜利后,和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国民党政府撕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参谋总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统区的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副主席、第二至四届主席。中国共产在党的八届、九届、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八届、十届中央副主席。曾在浙江陪同伏罗希洛夫、尼克松、西哈努克等外国元首进行国事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76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浙江诸暨有“周总理在枫桥纪念馆”,纪念1939年3月31日周恩来徒步从绍兴到枫桥,在枫桥大庙向各界人民宣传抗日救国十大政策。浙江青田有周恩来1939年1月为青田东源小学创立题字“中华民族新希望”的纪念碑。此外,绍兴市有“周恩来祖居”、杭州有梅家坞“周恩来纪念馆”、临安禅源寺有“纪念亭”等纪念性建筑物。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