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报道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文化大事记 → 五月 → 详细信息 |
|
2006年5月9日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入选200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
2006-05-13 15:32:43 |
|
(小黄山遗址出土) |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9日在北京揭晓。 此次入选“十大发现”的项目分别是: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湖南洪江高庙遗址,贵州威宁中水遗址,河南鹤壁刘庄遗址,福建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河南内黄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评选主办方召集专家从2005年1月至12月期间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100余项考古发现中筛选出25个候选项目,涵盖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各个类型的文化遗存。 相关资料: 2005年3—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嵊州市文物管理处抢救性考古发掘了小黄山遗址。小黄山遗址位于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小黄山,1984年嵊州市文物管理处文物普查时发现。今年元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曹娥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专题考古调查时,在砖瓦厂取土残留的断面上发现该遗址下部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确认小黄山遗址文化堆积丰厚,年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此次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A、B区。揭示大量储藏坑等遗迹,出土石磨盘、磨石、夹砂红衣陶盆、罐等器物数百件和大量石料、陶片标本。 小黄山遗址发掘,第一阶段夹砂红衣陶多角沿盆等陶器形态上与河姆渡文化早期多角沿盆很相似,第三阶段最具特征的双鼻罐、平底盘也与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双鼻罐、平底盘具有某种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据此推断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是河姆渡文化重要的来源之一。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存保存之完好,储藏坑发现之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之丰富为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6层出土的石雕人首距今年代在9000年上下,应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曹娥江流域乃至浙江省及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小黄山遗址发掘为跨湖桥文化的来源去向这一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重大学术问题的重新讨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