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您的位置:首页民间文化民间习俗 → 详细信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庆阳香包香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武国荣  2006-06-14 08:31:31
  庆阳香包  
  庆阳妇女手巧,尤擅香包绣制。
  庆阳香包,历史十分悠久。被誉为“千岁香包”的庆阳香包,就是在今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体内发现的。此塔建造于金大定十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香包用料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用一片绸缎,或一块布,一苗针,一根彩线。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越是简约,越能千奇百怪,妩媚动人。庆阳香包就是如此。妇女们的智慧一旦淋漓发挥,自由放释,美丽的香包就千姿百态,烂漫绽放了。
  庆阳香包,充分彰显了庆阳妇女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它以古朴、敦厚、粗犷又带历史蛮荒之风和原始生命的壮美艺术风格,给人以生命本真的质朴感、强悍感,包溶和漫溢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但多以人类童年时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以远古历史纹饰为主要内容,以装饰功用为目的,兼以观赏和佩戴。 
  庆阳妇女对生活、对环境,观察相当熟稔。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比如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就飘摇在我们无比温馨的世界里了。 
  在庆阳,所有的香包上,都被敷洒由多味中药碾制成细末的香料。这样,多姿多彩的香包携香料之奇,迤逦在哪儿,哪儿必定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如今,在庆阳,我们只要随便放释目光,就会看到一个个生动场面。盛夏时节,一群顽皮戏耍的孩童也许不着衣裳,惟有胸前挂着一个花裹肚,红红的花裹肚上,巧针细线地绣着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三三五五聚在一堆吧嗒着旱烟的老人们,每个人的烟杆上也都会吊一个香包。而更多的香包,经一位位妇女的纤手,经过政府的牵线搭台,走出了陇东,走出了甘肃,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