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您的位置:首页艺术舞台艺术博览 → 详细信息
《金色的旋律》:用歌曲编纂时代词典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赵忱  2006-08-08 10:09:40

 
    《金色的旋律》——当代原创抒情歌曲集锦由北京宝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联合制作。总策划曾庆淮化名“流兵”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歌曲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流传。作为对世纪之交华夏新貌的祝福和礼赞,我们精心制作了题为《金色的旋律》的歌曲纪念专辑。因为篇幅所限,只能沧海一粟,遴选出32首美丽旋律,奉献给朋友们。辑中所选的每一首作品都流淌着优美而深情的音符,它们灿若春花,明若朝霞,像沁人心脾的雨露洒落在世纪之交的一刻,用柔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愫浸染生机盎然的时分。愿以此小辑,带来瞬间的心潮涌动,带来对美和幸福的怀念与憧憬,带来明天的嘱咐与希望。以上缠绵的文字深藏着情意,这些文字写于2006年7月1日。这当然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我隐约知道“流兵”的来历。“流兵”就是“流动的文化哨兵”的意思,这是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给予曾庆淮同志的“昵称”——其实并不腻,只是传神。
    流动的文化哨兵有几层意思。这里的“文化”,通常与文化部所辖的文化、与舞台艺术类的文化相关。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他一策动,就能化出“缘”来。无数次国家级主题性大型文艺晚会,十几届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少不了他的身影;还有,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文化。香港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的品牌项目《香江明月夜》已经持续很多届了,他以他个人的声望和影响引来中华艺坛众多的凤凰从祖国大陆、世界各地在中秋这样温暖、浪漫同时又容易叫人伤感的日子奔赴香江,不计报酬,载歌载舞,以高雅艺术慰问同胞,以深情厚意激励香港……每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结束之后,他都会口出系列“排比句”,一句比一句情浓,那时候,日常被人唤作“老板”的曾庆淮同志像极了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一介少年。
    我们根本不可能统计出他到底主持、参与、出席过多少文化活动,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做事情的前提与商业无关,这套《金色的旋律》也赫然标明是“非卖品”。有时候你会试图揣测他做事的动机,动机通常就是他喜欢——他是阳光的,明媚的阳光,自己热了不行,还要照射,他想用文化普照众生。作为记者,我迅速被阳光“普照”了。在他的关照下,我迅速获得了《金色的旋律》,在他的催促下,我快速地聆听了“集锦”。然后他追问:听了没?听了。好听吗?大部分好听。哪首不好听?名字不记得了!他说:你再好好听听。
    放碟片在车里,边行边听,听出了点门道。
    原来,文以载道,歌亦可以载道。歌中可以见时代的脚步,闻时代的气息。由于曾庆淮的眼界,他的选择比较“主旋律”,可是,他更加注重的是“主”中的“旋律”。《走进新时代》、《如此多娇》、《世纪春雨》、《江山》,在优美的旋律中流淌着绚丽的色彩,描绘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旧貌换新颜的豪迈气概,旋律中完成的宏大叙事让伟大的变革更加亲切;他在时代版图中找寻个性化的记忆,那些记忆折射出时代生活带给中国人的积极影响,《回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了谁》,其朴素情怀,似真善美的灯盏,不过分刺眼,却总能照明,让脚步在心灵的指引下行走;他在歌声中搜集民俗、记录民生,《天路》、《草原牧歌》、《香江明月夜》、《烟雨下扬州》、《又唱浏阳河》,歌者一边唱一边告诉听者:祖国前进的脚步已经伸向四面八方;他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寻觅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感,《望月》、《碟儿飞》、《桃花谣》,“你走得多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是美好的爱情。
    “集锦”的意思就是最大可能地容纳最大量最优质的作家、作品。策划人的视野是自由而宽泛的,唯一令他集中了目光的是“高雅而柔美”的标准。歌者就不用多说了,女如宋祖英、彭丽媛、张也、殷秀梅、谭晶、那英、韩红之辈,男如廖昌永、戴玉强、阎维文、佟铁鑫之流,应有尽有,老一辈在列,新生代在线,考虑十分周全。而词曲作者,包罗的是几乎不能超越的阵容——孙家正的《寻找与守望》,陈晓光的《如此多娇》、《江山》、《我像雪花天山来》,乔羽、谷建芬、阎肃、印青、张千一、姚明、孟庆云,等等,就算颠倒后重新构建,也只有这条人物链最为醒目。这其中我格外喜欢的是《望月》、《寻找与守望》和《江山》。无论是一己的情感,还是民族的命运,或是文化的选择,都朴素、纯净、深远,歌唱时无须嘶吼,却潜入心底,流成清泉,有微微的甜和微微的伤感,那是一种信念。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曾老板的朋友,粗略听过《金色的旋律》便有了如下的结论:都是主旋律,但,是美丽的、美妙的、美好的主旋律。从中可以见到真善美,看到眼界、胸怀与境界。他并且神速地以“集锦”所有歌曲名字串联成如下诗篇:世纪春雨落故园,寻找守望望月圆,爱情湖畔喜春晓,春天故事唱不完,草原牧歌想回家,为谁天路筑云间,家和万事兴旺起,如此多娇祖国颜,长大后就成了你,香江明月夜航船,风发走进新时代,中国再写新诗篇,江南谣曲画江南,喀什女郎舞翩翩,神游畅饮大碗茶,游子吟咏聊斋篇,美丽朋友蝶儿飞,过年亲亲茉莉鲜,芦花绵绵花为媒,烟雨扬州巧姻缘,我像雪花天上来,又唱浏阳永温暖,桃美桃红桃花艳,江山百姓生命源。
    如果你知道那些歌曲,你会晓得他的高明。至此,我忍不住又想了一遍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曾庆淮要编辑出版《金色的旋律》呢?我想,他是想用已经家喻户晓的歌曲为伟大的时代唱一首赞歌,虽然只是重新归纳、整理,却类似原创:以32首歌曲,记录时代的脉搏和个人情感的印记,这不是很便捷、很值得吗?这不也是对文化艺术的一种尊敬和贡献吗?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