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您的位置:首页文化论苑文化建设 → 详细信息
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的江西文化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李玉英  2006-08-31 15:06:18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目标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实现江西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
    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文化的力量深深融注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在任何时期,文化都是无形的力量,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赋予民族精神卓越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一个民族面对磨难能迎难而上、遭遇挫折能越挫越勇。今天,中华民族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必须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发挥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归属感。
    先进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一个地区发展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在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中,文化正成为最重要的“软实力”。中部崛起也应该靠“软实力”来助推。中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中部崛起的过程,不仅是中部地区资源优势、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应该是中部地区区域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人文环境、制度建设等“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先进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的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物质,而且还包括过上充实的、满意的、有价值的和值得珍惜的精神生活。文化如水,滋润万物而又悄然无声,浸润着人的心田,滋养着人的精神。一本好书、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句至理名言,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在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由先进文化来引导,人的素质的提升要靠文化教育的力量才能实现。
    二
    文化覆盖着整个社会发展过程,脱离了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建设繁荣的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
    没有繁荣的文化,就没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科学协调发展。如果说经济指标的增长解决的是物质财富“有多少”的问题,那科学发展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发展“有多好”的问题。江西在实现和谐创业、富民兴赣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不仅抓经济兴赣,而且抓文化兴赣;不仅注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富裕,同时也注重文化繁荣和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十五”期间,江西省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省直文化部门经费预算增加了138%,5年间的增长幅度均高于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图书购置经费增长了525%。在2000年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强调江西发展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2003年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要求文化工作要走在经济建设前列,号召全省全面实施小康文化工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005年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又结合新形势提出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商业文化、弘扬创业文化。
    没有繁荣的文化,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些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和谐发展”这一中心环节,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加强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演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优秀精神产品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十五”期间,全省共创作生产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时代特色,反映人们精神风貌的各类新艺术剧(节)目4000余个,并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涌现了一批荣获国家级大奖的优秀剧(节)目。全省各级专业文艺团体平均每年深入城乡基层演出9000余场,观众达1400万人次;放映电影8万余场,观众2000余万人次;培训辅导基层文艺工作者2.7万余人次。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免费为农民送戏、送电影、开展文化活动,为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文化工作的这些作为,为构建和谐平安江西起到了“安全阀”和“稳定剂”的作用。
    没有繁荣的文化,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在未来5年里,江西将大力推进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建设。在这个发展时期,我们要通过建设先进文化,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着力培育创业文化,以文化的发展,铸造江西发展的灵魂,推进江西的科学发展。这也是江西的历史文化特性与现实的发展要求所决定的。江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包含着创业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十五”期末,江西省文化产业收入年增长均超过20%,文化产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省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0219个,从业人员234218人,固定资产投资达11.8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娱乐、网吧、音像、演出、电影和对外文化交流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继续乘势而上,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实力,为江西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力。
    三
    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实现江西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要创新思想观念,努力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观念,是最大的财富。建设先进文化,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首先要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与作用、发展思路、发展格局的认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在解放思想上不断有新突破,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实践证明,江西进入新世纪以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从2001年开始,江西以解放思想为核心,连续6年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上下广泛开展以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和谐创业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广泛利用各种文化形式,深入全省城乡各条战线,成为解放思想的“破冰船”和创新观念的“助推器”,引导全社会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科学协调,在社会发展中构筑和谐平安,为江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革创新,是发展永恒的动力。从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来看,发达的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当前,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关键在于以改革为动力,积极稳妥地进行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改革的主人。
    要创新内容与形式,着力铸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原创文化。原创是文化的生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代表着一个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个性。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创新内容与形式,铸造原创文化。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江西建设先进文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这也是江西建设先进文化的最具有原创意义的内容。当前江西大力倡导的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就是融合江西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建设当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创新文化形式,铸造原创文化,同样需要大胆进行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建设中的高科技含量,铸造具有中国气派、江西特色、时代特点的文化品牌,在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中创作一批文化精品,进一步扩大江西文化在国内和世界的传播范围和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 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