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报道
 ·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文澜讲坛
 · 贯彻学习《行政许可法》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长三角文化发展论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文物保护法
您的位置:首页艺术舞台艺术博览 → 详细信息
观《天堂草原》随感
来源: 文化传播网  作者: 高 艳  2006-09-14 09:36:29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伴着优美的歌声,和着草原姑娘款款的舞步,我们走进了《天堂草原》,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为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精心准备奉献的歌舞乐晚会。
    《天堂草原》浓缩了草原文化艺术的精华,集中展现出草原歌、舞、乐的魅力神韵,饱含着草原儿女的深情和祝福,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
    观《天堂草原》,听着一首首悦耳的乐曲,看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感到美不胜收,情不自禁产生以下一些感受:
     一、民族歌舞乐的集中展示
    《天堂草原》整台晚会,由民族歌曲、舞蹈和器乐三个部分融会贯通,所选节目无不具有代表性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科尔沁民歌《四海》,呼伦贝尔民歌《牧歌》,鄂温克族歌曲《蓝色的伊敏河》等等都是广为传唱、观众耳熟能详的,听起来倍感亲切。舞蹈《博克雄风》、《布里亚特蒙古情韵》、《冬牧》、《胡笳舞》、《敖包相会》、《鲁日格勒》、《欢乐的巴斯克节》、《鄂伦春人》等等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布里亚特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生活繁衍在内蒙古的少数民族的各具特色的舞蹈音乐艺术,给人多方位多视角的审美体验,满足了观众多层次的审美需求。民族器乐组合《安达》、《万马奔腾》,歌舞乐组合《祝福草原》、《圣主成吉思汗》、《乌仁唐奈、捷德尔娜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等将内蒙古地区风情万种、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视觉、听觉方面形成强烈的冲击,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声、乐阵阵扣动人的心弦,舞姿翩翩炫耀人的视线。走进《天堂草原》,就是走进了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二、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集中展现
    内蒙古地域广袤,幅员辽阔,蒙、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草原文化。走进《天堂草原》,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件璀璨的文化艺术的瑰宝。
    有在1980年就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长调、“呼麦”、乌力格尔,蒙古族博克、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马头琴、蒙古族四胡;其中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蒙古族管乐器“冒顿·潮尔”、口弦琴、弹拨乐器“图布尔秀”等古老民族乐器。还有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演奏家努力挖掘、研究、制作得以复苏的“音乐文物”——胡笳,北方游牧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
    每一个节目都是一道风景,每一次表演都使观众领略到韵味不同的草原文化风情。节奏欢快的民歌,形式活泼的民族器乐组合,长调与呼麦等演唱形式融会交织而成的潮尔合唱,宛如天籁之音,真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情感真挚的原生态舞蹈,说、唱、演为一体的蒙古族曲艺表演乌力格尔等等,将观众带入蓝天、碧野、白云朵朵的大草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
    三、民族服饰、民俗风情的集中展示
    草原文明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是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辽阔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了色彩斑斓的服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风俗人情。走进《天堂草原》,一件件精工细作的民族服饰,一段段婀娜翩跹的舞蹈,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在现代化音响、灯光等舞美道具的映衬下浑然一体,美伦美奂。
    朱红、绛紫、紫罗兰、翡翠绿……色彩艳丽的蒙古袍,高高低低,带羽毛、烫金装饰、彩珠镶嵌……造型别致的头饰,一根根做工精良的要带,一副副承载荣誉的张嘎……无不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眼花缭乱,惊叹这是一个怎样心灵手巧,聪慧美丽的民族呀!
    身批彩色张嘎的博克手,雄健彪悍,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演绎着竞争激烈的博克大赛;身着皮毛外套的冬牧人,勇敢雄壮,狩猎在白雪无垠的茫茫草原;纤纤细手吹奏胡笳的蒙古族姑娘,体态娇巧妖娆,再现了古代蒙古族宫廷的繁华热闹;技巧娴熟的马头琴乐手,描绘着万马齐谙的壮观场面;月色下相会的情人,衬托出敖包的圣洁神圣,传达着敖包文化的丰富内涵;挥舞着套马竿的草原娇子,展现出草原儿女的勇敢刚毅,奏响草原和骏马的赞歌;舞步欢快的达斡尔族姑娘,在森林中载歌载舞,欢呼雀跃,青春年华甜蜜幸福;欢乐的巴斯克节,完全是一种异域风情,见证了中俄两国深厚的友谊,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一个个节目,就是一幅幅画卷,就是一道道美味佳肴,观众从中体验到了蒙、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各民族风格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服装配饰、文化生活;从中感受到草原人民的宽广胸怀、热情好客;从中领悟到草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品位出浓浓的草原深情。
    天堂草原》正如歌曲《风从草原来》所唱:带着草原的风采,带着“祖先的光荣”,带着“母亲的恩情”,带着“今天的梦想”,激荡着每个人的心潮,将草原文化之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吹遍神州大地。
    《忘不了草原》,走进天堂草原,你将永远难忘那“绿色、歌声、骏马、雄鹰、蓝天、白云、哈达、奶茶”;你的耳边将久久萦绕来自草原的祝福;你的心潮将久久难以平静;你会为自己还不曾到过草原而遗憾,你会……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内蒙古文化厅内蒙艺术创作中心)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