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报道 |
|
|
|
|
从《仿唐乐舞》看陕西旅游文化产业 |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刘丽娟 2006-09-15 09:25:52 |
“江南秀才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地上看北京,地下看陕西”是对陕西旅游现状非常形象的描述。厚重的文化积淀令陕西成为国内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但因各种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里,陕西的文化资源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直到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团创作演出的《仿唐乐舞》掀开了陕西浩渺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角,才开始了让历史文化“动起来”的探索。《仿唐乐舞》演出10余年,保持了“长演长新,经久不衰”的良好势头,作为“历史文化艺术商品”,《仿唐乐舞》在满足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初步树立了陕西旅游业经营“文化”的理念。 鲜活再现陕西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展示的平台。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涵宽广,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可供利用的资源已经太多,关键是缺乏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仿唐乐舞》刚好打开了一幅流动的盛唐画卷,唐太宗亲制舞图,备极华丽、震撼人心的《秦王破阵乐》、《仿唐乐舞》既能使观众领略唐代乐舞的雄浑豪放,又能体验到秦代兵马俑的虚拟实境。《霓裳羽衣曲》华丽飘逸,场面宏大,表现出盛唐时国家强盛、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富丽堂皇的大唐芙蓉园仿唐园林建筑、色彩华丽的《梦回大唐》演出、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现代技术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巧妙结合,使游客恍然置身于大唐盛世,流连忘返,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仿唐乐舞》演出与大唐芙蓉园的成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采用多种形式,经营历史文化资源的成果。半坡村的先民制陶、耀州古瓷窑烧制瓷器,农业先祖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千古一帝秦王嬴政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帝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从西汉的“文景之治”到杜康酿酒和陕北的小米饭,养育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火种,陕西独特的民俗民风,凡此种种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组织的梳理,都可以实现舞台的再现,抑或反映在技艺制作、餐饮文化、旅游商品之中,形成风格独特的旅游主题,使静止的历史文化资源题材演变成鲜活的旅游文化资源,满足游客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 将文化有机地贯穿到各个旅游相关领域 现代人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多是为了满足了解异地、异质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和自身审美的需求,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和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既有经济产业的属性,又是文化性质的服务性行业。因此,旅游经营的内容充满着文化,诸如歌舞演出、演出场所园林建筑、提供给客人的饮食等无不是文化的构成因素。旅游文化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多种形式来满足客人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在欣赏中得到文化的享受,这也是当前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旅游业已从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变为质量竞争,旅游文化产业的特征开始显现。追求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含量正在成为各地开发旅游产品的共识。“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世界的,文化的流传是长久的”。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保持旅游业长久不衰的活力,必须推出反映本民族、本地区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旅游产品。毫无疑问,无论是地域还是在历史文化底蕴方面,陕西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优势的。例如:音乐舞蹈方面,原生态的陕北民歌、关中秦腔、安塞腰鼓、陕南花鼓;建筑方面,陕北窑洞、关中民居;民俗方面,陕西有“八大怪”、社火演出等。浓郁的地方特色贯穿到各个旅游相关领域,而一台《仿唐乐舞》则将这些众多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音乐、风俗、服饰、建筑、语言、军事统统概括体现于文娱表演形式中。 发掘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旅游文化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经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省份。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丰富的资源。目前,陕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2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且文物品位高、价值大,许多都是世界级精品。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加之陕西自然景观峭拔险峻,人文山水交相辉映,与此相伴共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游客的吸引力极大,开发的价值极高,很容易形成效益型资源。 对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既依赖于对其价值的准确把握和定位,也依赖于运用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陕西有佛教、道教,有反映地域特色的民俗、民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艺术、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版画艺术等文化形式。浓郁的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是陕西一笔巨大的潜在经济财富,陕西若能把本地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人们能够享受的文化商品,就可以既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把悠久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 树立经营“文化”的理念,认真做好陕西旅游历史文化资源的课题,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推动陕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采用多种形式,激活陕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必将是陕西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