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文化论苑文化体制改革 → 详细信息
文化体制改革“深度激活”文化生产力
来源: 半月谈 作者:  作者: 程斌 张泽远  2007-10-31 15:07:15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半月谈编辑部最近组织记者深入各地,就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专题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由试点阶段转入了向面上推开、向纵深拓展的新阶段,整体上进展顺利、把握平稳、态势良好。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由于文化领域本身的复杂性,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和改制;新闻媒体的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转变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引导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流通网络整合;实施面向农村和基层的文化项目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不久前发布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状况报告(2007)》指出,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均取得长足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以大中城市为骨干、县级城市为基础、辐射乡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每100万人拥有6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国、体系完整的服务网络,“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近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已建成3500个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22个省区顺利实施。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86家图书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11家国有电影制片厂、23家电影公司、9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29家省级和市级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28个省(区、市)的新华书店注册为公司,改变了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北青传媒等4家文化企业先后上市或实现再融资,10家文化企业登陆A股和H股市场。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占GDP的6%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破冰”“攻坚”任重道远 
  对文化体制改革开始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2006年,媒体称之为“破冰之年”;而2007年则被称为“攻坚之年”。“破冰”和“攻坚”,凸显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改革的动力不足,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是“你要我改”,而不是“我要改”。一些地方和单位有对改革的憧憬,但是担心协调不好各种矛盾、处理不好各方利益关系而不愿改。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愿改、敢改,但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工作准备、政策准备不足,往往半途而废。 
  从客观条件看,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紧密相连,需要一定的协同性,在当前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别较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成本筹措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文化体制改革的外部政策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相关产业政策也还需进一步完善。 
  此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的影响仍然存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重复建设、软小滥散带来的恶性竞争与地方保护、市场封锁导致的竞争不足并存,难以为文化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市场环境,难以让优秀的国有文化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做强做大。 
  凡此种种,都在提醒人们,“攻坚”之路还很漫长。 
  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2005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文件全面贯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今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代表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庄严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号召。 
  除了战略层面的重视和推动,国家还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内容涵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领域;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为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成功经验。这些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改革是时代的潮流,身在其中者当知潮流所向。长期在“事业”面孔下安逸生存的文化单位,如今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些单位在思想观念转变方面非得有“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不可。这,将是改革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难点。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