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民间文化民间习俗 → 详细信息
元宵佳节,平阳民俗活动异彩纷呈
来源: 浙江文化信息网  作者: 余德江  2009-02-11 13:54:15

  元宵节的脚步又悄然而至,为了把那些渐行渐远的的民间传统文化留住,平阳县各乡镇纷纷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传递元宵民俗文化的薪火。

宋埠:水上赏灯闹元宵

  “正月灯,二月纸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家喻户晓的童谣唱着平阳民间正月赏灯的习俗。今年的元宵节,宋埠镇林宅村别出心裁,在当地的河道中扎起各式花灯,吸引着众多村民前来赏玩。
  据了解,此次闹元宵的花灯是根据《封神演义》故事为题材而创作。六盏花灯用竹篾和绸布等材料分别扎着雷震子、哪吒、南极仙翁、元始天尊、龟丞相、虾兵蟹将等诸多故事人物,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这些花灯安置在木板和泡沫料等漂浮物上,可以平稳停放在水面上,同时还装有机关,通电后不仅流光溢彩,而且人物还可以左右摆动,十分别致。
  入夜时分,花灯的倒影映照于河面,呈现出别样的江南水乡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水上赏灯闹元宵

宋桥:庙会增浓元宵味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宋桥镇都举行民间庙会迎元宵。庙会之时,场面热闹,人潮如涌,小商小贩蜂拥而至,街边摆满了许多风味小吃摊位、民间造型工艺精品、花木盆景展铺等等。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吹糖人用绝妙的技艺,吹成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糖人物,喝彩声赞叹声啧啧不断。庙会上还有许多小玩意儿,如拨浪鼓、小泥人、竹编玩具等等。村民元宵逛庙会图的是新鲜和稀奇,平时少见的东西往往成为抢手货。

腾蛟:游春活动祈太平

  腾蛟镇平棋村元宵游春活动是为了纪念北宋薛氏谏议大夫,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村民说:“宋绍圣年间,海寇大乱,薛氏奉旨剿征,为国捐躯,南宋康王封薛氏为谏议忠训大夫。”薛氏谏议大夫在本地已经成了忠义的化身,村民希望通过元宵游春活动来激励更多人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游春活动队伍声势浩大,旌旗招展,鼓乐喧天。参与节目大多由村民自发组织,有吹打乐队、扮元帅、舞狮舞龙、串马灯、扮七星等等,沿途村落店家设点相迎,燃放鞭炮,成为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

舞龙表演精彩不断

凤巢:元宵夜抢“灯人仔”

  元宵佳节,凤巢乡山边村村民把数盏头发吊灯悬挂到本地娘娘庙里,闽南方言“灯”与“丁”谐音,放头发吊灯包含着村民祈盼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头发吊灯外观精美,呈八角形亭台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各层都安插着众多“灯人仔”(纸糊人物),有“武松打虎”、“八仙过海”、“唐僧取经”、“姜太公钓鱼”等故事画面。天刚刚黑,娘娘庙里就人头攒动,村民前来赏灯玩灯,头发吊灯艺人陈尔艳师傅还专门过来耐心地为村民介绍灯上的人物,“灯人仔”栩栩如生。
  笔者得知,这么多村民不仅仅是过来赏灯,他们还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抢“灯人仔”。抢“灯人仔”是本地的风俗,当得到许可,所有的人便会蜂拥而上争先抢夺,抢到的人满脸兴奋,他们认为“灯人仔”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山边村当天还组织起滚龙、唱社戏、大八仙等民俗活动,敲锣打鼓,曲声悠扬,多管齐下满足村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需求。

艺人陈尔艳为村民介绍头发吊灯人物故事

乡乡唱戏,好戏连台


 

 相关链接
无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