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黄湾紧邻钱塘江,在春日的阳光下,遥望远山如黛、垂柳拂堤,近看桃花流水、莺舞蝶飞,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予了手工艺者无限的创意空间与灵感来源,自古以来,此地纺织、印染业发达。 曾经那一抹蓝白相间的拷花头巾闪烁在海宁的乡间地头,曾经那五彩斑斓的烤花被面塞满了新嫁娘的整个嫁奁。而今,昔日繁华已成追忆,那些伴随了我们几个世纪的物品,正渐渐地被遗忘。春风中,吹来拷花布那股淡淡的青草味,抬眼望去,那一抹亮色正闪烁在阳光下。在那安谧而又和谐的村落中,坐落着邬应生的拷花布作坊,它是海宁目前仅存的拷花布生产作坊,生产的印花布工艺考究、图案精美、色彩绚烂,犹如一幅幅流动的油画。 邬应生自1968年跟随老师傅制作拷花布,已经走过四十多个年头了,见证了它曾经的辉煌,也目睹了它渐渐的衰弱,但不管时代如何的变迁,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他对拷花布的那份热情,“总是有人要用拷花布的,附近村庄的生意没有,但桐乡、嘉兴的生意一直都有,这么多年来,生意反倒越做越远了。”象征富贵荣华的拷花被面是母亲对出嫁女儿的最美好的祝福,世易时移,现代工业与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没法磨去的是那深深烙刻在祖祖辈辈心中的传统祈愿,所以常常有人长途跋涉慕名前来定制。 他的作坊里面堆满了各式的纸版,牡丹花式、百鸟图式、百子图式……,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纸版,基本上都是用牛皮纸,经过雕刻、上桐油、烘干而成,以前也有棉纸一层一层裱糊起来的漆花板,现在邬应生改用胶片代替,提高了使用率和印刷效果。“我只要一有空闲,就坐下来刻一些,因为老的纸板会破损,花式也需要不断增加,有的时候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专门刻制,而且我也想多刻一些可以留给下一代,因为很多花式是老底子传下来的!” 他面含微笑,手下灵活,熟练地演示着雕刻的过程。千百年来手工制作过程中的那种淡定与从容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拷花布这门古老的艺术中去了。 拷花布的制作,已经成为邬应生生活的一部分,只见他娴熟地撑起一方白色土布,固定住,搬出各色的颜料,细致而从容地开始了。邬应生用的是镂空纸版刷印法。即把镂刻花纹的油纸版平放在布上,一色一版,一次用不同色彩的染料,直接刷印到布面上,红色、绿色、粉色,一次次地把不同的色彩,刷印上去,只几下,一幅异常漂亮的图画就跃然布上。然后将印好的花布卷起来捆扎好,放入自制的土灶高温加热后,只见他轻松地把拷花布往空中一甩,那流光溢彩般的拷花布就倾泻而下,闪烁在阳光下,让人不得不惊叹古老的艺术所焕发出来的永恒魅力。 拷花布的原料来自乡村,成本低廉,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工艺出自民间,全部采用手工操作,所有的图案无一雷同,色彩单纯,蓝得清纯,白得朴实,红得鲜艳,原始的色彩相互交错成各种图案,秀气却不落凡俗,典雅而不失明快,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虽然现在的使用率没有以前那么广泛,但经历了工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度膨胀后,这种纯手工、纯自然的工艺品却越来越得到更多年轻人的亲睐,因为拷花布融合了人们最原始的对美好、对自然的追求。 阳光下,娇艳的拷花布与梨花交相辉映、静静绽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