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视野考察浙江转型发展的一次尝试

作者 林吕建等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年,浙江人均GDP达到6078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6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一阶段的发展有什么规律?浙江进入6000美元阶段后具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特征?在实现新跨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重大课题成果,《浙江新跨越——人均GDP6000美元后浙江发展的趋势与对策》一书以其宽广的视野,深入研究了先行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出浙江应对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和举措提供了借鉴,开启了思路。
围绕“跨越6000美元后的浙江经济发展”,该书根据钱纳里等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研究了与浙江文化、地理、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变动较为相似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实际有效汇率持续上行,美元计价人均GDP加速攀升;经济增长由投资带动转向消费驱动;经济增速下降,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虚拟资产急剧膨胀,泡沫经济显现与破灭;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制造业外移趋势明显;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社会阶层差距趋于拉大,社会问题突显。
围绕“跨越6000美元后的浙江文化发展”,该书研究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在这一阶段文化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显著增强,文化产业跃升为新兴支柱产业,文化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多样性受到保护和尊重,文化价值观呈现多样化,文化竞争力日渐成为核心竞争力。
围绕“跨越6000美元后的浙江社会发展”,该书选取亚洲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欧洲的西班牙和近期人均GDP跨入6000美元的美洲巴西、墨西哥进行参照比较,研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特征:产业、就业、城乡结构现代转型,中产阶层快速崛起,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围绕“跨越6000美元后的浙江党的建设”,该书研究了新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执政党建设的做法、经验。正是通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该书深入探讨了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后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为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的浙江建构了一个具有较高可比性的参照系,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实现新跨越时将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趋势,在制定战略和措施时能够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