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村,我的山》 版本:东方出版社
【乡土之美】 书评人 蔡诚 作为文学写作者的摩罗其实并不为读者所熟知,一方面当然是他这方面的写作太少,另一方面也被他传播广泛深具良知和激情的思想随笔所遮蔽。老实说,我喜欢摩罗动情的文学更甚于他振臂高呼的思想的言说,认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当他的文学自觉地和土地、故乡粘连一起的时候通常更具艺术的张力——然而,这样的摩罗难于寻觅,也不被重视,有心的读者大抵也只能发现他早年的《深的山》、《我是农民的儿子》、《六道悲伤》等 《我的村我的山》是我读到的写乡村风物、人事最缜密最朴实的一本书,作家所描述的农民和他们在急剧变动的时代面前的呼吸与心跳,我感同身受——我也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来的,我的许多亲人至今还生活在那样的情境中——这是被忽略的广大的一群农民,他们生存的环境恶劣,生活沉重,鲜有谈论未来者,但他们执著,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我没有想到,步入京城多年的摩罗始终默默注视着故乡,关注着乡亲们的命运,甚至要为他们写出这样一本书树碑立传。 在书里,作家带着深情给我们讲述了一些村民的人生。他说,“我不只是写他们的某一侧面,而且要写他们的全面,我要全面描述我的山、我的村、我的父老乡亲。我如此深爱我的万家湾村,和我的大鸣山,并不光是因为它充满了这些艰难而又惨烈的故事,还因为这里有或舒展或蜿蜒的田垄,茂盛的庄稼,辽远的山野……”在《夺命的疖子》、《矿难中的兄弟尸骨无存》、《剐骨抽筋也得活》等篇什中,你无法不被书中一个个坚强的生命所感动,读完之后,我往往要独自默想许久,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底层,什么是自然,什么是抗争,什么是活着…… 我想说,只有做过农民并且对农民有着兄弟般深刻情谊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原生态的好作品。无疑,这也体现了作家深刻的生命意识。中国作家中,我觉得要找到几位具有比较稳定、比较敏锐的生命意识的作家,很不容易——摩罗找到了,这得益于他的生命成长和天赋敏感。正如他所说,“走遍天涯我只想与你相依为命,大鸣山,三千大千世界你是我唯一的家。” 对这几年的摩罗我们有太多的误读,特别当他的《中国站起来》推出来后,他的一些朋友甚至要和他中断友谊——我认为,他们骨子里对他其实缺乏真正的了解——这些年,那个乡下来的孩子仍然爱憎分明,待人真诚,思想气质仍由多年的底层、沧桑的生活带来。是的,昔日“精神界战士谱系的自觉继承人”今日仍然深爱着这个国家和人民,深爱着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乡亲——我愿意相信,随着摩罗勤奋的怀有责任感的写作之路,特别在他的乡土文学、乡土研究工作上的不断延伸、丰富,喜欢他的读者和朋友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