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音乐节走过十年
十一台音乐会九大板块更加多元
一年一度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将于5月19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
北京现代音乐节由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创办于2002年。经过10年的发展,北京现代音乐节迄今已经举办了400多场音乐会、近百场讲座及大师班,出版了一批学术书籍、乐谱和音像制品,形成了有特色的结构模式,演出、交流、教育三大板块是音乐节的特色发展模式,普及高雅音乐、促进国内外音乐文化和艺术交流,为青年音乐家提供优质发展平台,推广精品力作是音乐节的主要内容。
十一台精品音乐会风格多元
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将由5月持续至11月,推出11场精品演出,观众将欣赏到多元化的音乐作品类型,包括3场交响音乐会和8场室内乐音乐会,音乐会将演奏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泰国等知名作曲家的作品。
将于5月19日举行的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由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美国作曲家罗伯特·比瑟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德国作曲家恩玖·施奈德的《时间的边缘》、美国作曲家陈怡的《蓝蓝天》以及中国作曲家邹航的《北京色彩》。开幕式还将为3个机构和两位艺术家颁发由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委员会评选通过的“中国现代音乐杰出贡献奖”。
将于5月20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著名作曲家室内乐专场音乐会》是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最值得期待的活动之一。该场音乐会演出的曲目由享誉世界乐坛的4位作曲家创作,有美国作曲家史蒂芬·哈特克的《太阳之王》、中国作曲家秦文琛古筝独奏作品《吹响的经幡》、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的《竹枝词》和《戏》以及荷兰作曲家路易·安德里森的《地狱故事》。这些作品风格不一、取材多样,展现了中外现代音乐的融合与碰撞。
音乐节还将推出《临安七部——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音乐会》,由张艺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合唱团共同演绎叶小纲的作品《临安七部》和《共和之路》。《临安七部》为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与乐队而作,叶小纲以7首和西湖相关的古诗为引,以现代手法为之谱曲,醉听箫鼓,描绘与遥想中国古代文化大格局以及繁荣景象。《共和之路》是叶小纲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作,曾于2011年9月24日首演于国家大剧院。作品以史实为载体,旋律风格丰富多变,配器色彩缤纷,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唯美风格,本次演出是该作品的修改版。
此外,北京现代音乐节将特别推出《齐尔品与中国作曲家音乐会》、清唱剧《路》——唐建平跨界作品音乐会、《竞技场——2012北京现代音乐节交响作品音乐会》等。《齐尔品与中国作曲家音乐会》将演出齐尔品、许舒亚、瞿小松和旅美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作品。《路》是应台湾诗人愚溪的委约所作的一部佛教题材的音乐作品,该剧跨界多元,美声、通俗,汉语、英语、梵语同唱,现代舞、多媒体同台。《竞技场——2012北京现代音乐节交响作品音乐会》由张国勇指挥深圳交响乐团演奏美国作曲家詹姆斯·莫泊利的《竞技场》、中国作曲家徐孟东的《幻想曲》、斯蒂芬·哈特克的《太平洋边缘》、英国作曲家彼得·马斯韦尔·戴维斯的《海之欧菲欧》等。
几大项目多管齐下
除异彩纷呈的音乐会外,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还将推出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青年中国计划、中国美育论坛、西藏项目、歌剧《自在魂》、融合媒体实验剧场《镜像》、送校歌计划、音乐文献保护等板块。
2012年的“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共征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有效作品49部。优秀作品将于5月22日北京现代音乐节“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专场音乐会中上演。获选作曲家将获得专项创作资助并受邀出席北京现代音乐节相关活动。
由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项目总监李劭晟发起组建、旨在为青年作曲家提供发展舞台的“青年中国”,目前已委托青年作曲家进行创作,邹航的《彩色北京》、郑阳的《光之翼》、王斐南的《圣山上的舞羚》、李劭晟的《天垂境界》等作品将陆续由深圳交响乐团演出。
由教育部、文化部支持,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发起并主办的2012年度中国美育论坛,今年以“融合媒体论坛”为主题,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于5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第二部分将于10月在北京举办。
本届音乐节的“西藏项目”推荐了叶小纲的《喜马拉雅之光》、陈怡的《蓝蓝天》、王斐南的《圣山上的舞羚》、李劭晟的《天垂境界》等曲目。其中,叶小纲携手跨界艺术家刘索拉共同打造的以“藏汉友好”为主题的大型交响清唱剧《喜马拉雅之光》是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该剧以交响乐、合唱、独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用传统结合现代的交响乐创作手法,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幅充满浓郁藏族风情且渗透出欧洲古典英雄主义气质的音乐画卷。今年底,该剧将由吕嘉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自在魂》是跨界艺术家刘索拉创作的歌剧,是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重点推广曲目之一,将于10月演出。该剧讲述一位交响乐指挥因对其指挥灵感的探索而误入一场葬礼,从此进入了死者的空间,体验到灵魂的动态,最后指挥通过对灵魂的感悟使其指挥灵感进一步升华。《自在魂》曾和英国指挥保罗·席勒和丹麦的声乐剧院合作,于2009年5月在英国上演,赢得普遍赞誉。
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同济大学等的多位新媒体艺术家参与创作的《镜像》也将亮相本届音乐节,这是北京现代音乐节在推动艺术形式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制作。《镜像》是一种新的探索型戏剧形式,其中声音、视频、文字、舞蹈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重要的戏剧角色,并服务于共同的戏剧目标。
2012年的“送校歌计划”已于3月21日启动全国征歌大赛,大赛将持续半年时间,作品分为校歌和励志歌曲两种类型,计划征集500首以上歌曲。征集作品经过组委会专家评审,最终将评选出优秀作品20部,出版为CD并公开发行。
此外,为配合我国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开展,推动音乐文献数字化建设,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将携手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召开“音乐文献保护论坛及工作坊”,聘请国内外音乐文献保护专家研讨音乐古籍文献的收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