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文化 文化馆 县级文化馆 → 详细信息
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
来源:   作者:   2002-06-11 09:08:26
联系电话:(0571)87963946
联系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曙光路83号
邮政编码:310007
一、主要沿革和基本情况
1949年5月市军管会接管第4区民众教育馆,建立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馆址岳坟湖山春社(花神庙),面积200平方米,人员6人。1949年10月改称西湖区人民文化馆;1955年12月更名为杭州市第四文化馆;1958年前,文化馆由市文化处直接领导,1958年4月交由西湖区人民政府领导,同时更名为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馆址迁移至原曲院风荷旁,面积200平方米。1970年文化馆、广播站、电影站合并为郊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次年文化馆从宣传站划出,改为文教局文艺组,编制6人。馆址迁至岳坟湖口2号,面积450平方米;1973年又更名为郊区文化馆。1977年10月恢复西湖区建制,文化馆又复名为西湖区文化馆,编制12人。1994年l月,因建设环湖绿地馆址移至岳坟游船码头西侧过渡,1995年底又拆迁到松木场流水桥46号过渡,1997年1月曙光路83号2500平方米新馆落成后搬入新馆。现全馆15人,有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7人,助理馆员2人。1999年在原图书室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西湖区图书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二、主要业绩
1、主要工作特色和活动项目。
西湖区现辖6个街道,9个乡镇,人口约49余万,面积316.47平方公里,占杭州市总面积的46%左右。文化馆建馆50年来,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建国初期,围绕新政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中心工作,文化馆运用文艺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如组织美专同学在岳庙门前开展街头宣传;组织越剧队在城乡巡回演出;并以黑板报、图片、幻灯等形式进行方针政策宣传。5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文化馆深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辅导创建农村俱乐部,并以俱乐部为基点广泛开展扫盲工作和组建了20余个农村业余剧团。60年代,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辅导上泗地区4个公社9O多个生产队的80%建立了俱乐部和图书室。1965年,市文化局召开了俱乐部现场会。70年代,文化馆把工作重心转向业务辅导,1971年侧重抓了文艺创作、摄影、故事演讲培训,开展了摄影作品比赛、展览,故事讲演赛和故事小分队巡讲。1972年以后,每年组织文艺小分队下乡巡回演出,并侧重抓了文艺创作和文艺表演培训,共推荐、排练了10多出现代小戏,其中1978年在龙坞乡长埭村集中培训了12个剧组70余人,同时排演了《木匠退亲》等2出小戏,深受农民喜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湖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一是文化站的普及和文化中心的建立。1978年至1980年各乡镇街道均陆续建立了文化站,1988年、1989年转塘镇和留下镇先后建立了文化中心。1989年4月5日,副市长陈端视察两处文化中心,并召开杭州市区乡镇文化工作现场会,以推广经验。目前全区有省特级文化站2个(转塘、留下),一级文化站有4个(北山、翠苑、周浦、西溪)。
二是抓业余团队建设。1979年10月,从全区各乡镇200余名业余演员中择选了20名学员及乐队人员,成立西湖区越剧团,边培训边排练《九斤姑娘》、《送花楼会》及现代戏《桃子风波》等,于1980年1月正式公演。该团自成立至1986年共排演了《五女拜寿》、《姐妹缘》、《何文秀》、《娘啊娘》、《奇婚记》等14台大戏及2台折子戏,足迹遍布市郊12个乡镇及富阳、桐庐、余杭、临安、萧山、德清、湖州、诸暨等地,共演出680多场,观众达52万人次。1988年以后,又先后成立了西湖书画院、西湖书画协会、西湖摄影协会、京剧之友社、越剧之友社、笑星艺术团、西湖之声合唱团、青春舞蹈团、中老年舞蹈团、西湖故事沙龙等业余团队,积极开展活动。搬入新馆后,充分利用场地和设施开展业余团队活动,定期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如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培养了一大批业余文艺骨干,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1986年春节在转塘双流村举行西湖区首届民间文艺汇演,186位民间艺人和青年文艺爱好者,带着自已制作的10多条龙灯、竹马作了精彩表演。1987年、1989年两次举办西湖地区《金秋》摄影比赛及展览。1988年新春举办为期一周的西湖区首届农民艺术节,推出了"春到灵山"、"茶乡之春"、"春满龙坞"、"花乡春色"等文艺专场12台及绘画、书法、摄影展览。一年一度的西湖桂花节期间,文化馆也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摄影展等予以配合。1990年4月举办西湖龙井茶文化活动周,推出了茶文化摄影图片展、茶乡之声音乐会、茶乡儿童绘画展、茶乡民间故事会、茶乡农民绘画展、炒茶技术表演等活动,音乐家周大风、歌唱家叶彩华、茶叶专家庄晚芳等参加了活动。1991年在留下文化中心举办了全区农民文艺汇演,8个乡镇的100多位农民文艺骨干参加了演出,并选拔出5个节目参加杭州市城郊农民文艺会演,农民歌手周秋英还参加了省农民歌手选拔比赛,获"省农民歌手"称号。1995年1月,举办了龙坞茶乡艺术节,推出了茶道表演、茶叶包装比赛、工艺竹编比赛、茶乡摄影比赛等10多项自娱自乐活动;同年元宵,举办了杭州灯彩家家市??西湖翠苑元宵灯会;11月举办了西湖区农民文艺会演和"今日西湖乡镇新貌摄影展"。此外还举办了建国40周年大型演出活动,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系列活动,纪念建党70周年文艺演出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民族民间舞比赛及书画展,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杭嘉湖戏剧比赛,建国45周年举办文艺系列活动等重大节庆活动。1996年举办"西湖之光暨七一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浙江大学邵逸夫体育馆隆重演出,共25个节目,三千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该演出节目被选入参加杭州电视台现场直播。1997年2月新馆落成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同时举办了"西湖之春"书画展、摄影展、民间美术展、文艺表演等一系列庆典活动;5月承办全区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在省体育场演出,参加演出人员600余人、数千名观众方阵配合演出;6月本馆与省群艺馆、省民间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浙江迎回归民间美术邀请展",全省200多件作品(剪纸、雕刻、绣品、彩灯、壁挂、农民画等)参赛,省文化厅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9月本馆接待了由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率领的"全国第六次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1998年5月,承办'98杭州艺术节第十二届三江歌手大奖赛;9月承办了'98西湖桂花节文艺演出、《沁雅杯》摄影大赛以及"西湖区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摄影图片展";10月5日至11月5日,与陕西省咸阳市群艺馆、辽宁省盘锦市艺术馆联合举办了《黄土、黑土、绿水》风情美术书法摄影交流展。98年10月-11月,举办西湖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文艺汇演及全区图片巡回展。99年9月27日,承办西湖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情系西湖"文艺汇演;99年10月1日,参加99杭州"风雅颂"广场民间舞展演,本馆组织大型舞蹈《映日荷花》参加展演;99年10月在浙江展览馆举办林锦花摄影作品展暨西湖女子摄影艺术作品展活动。2000年5月28日,西湖区文体局、本馆在杭州市少年宫广场举办"2000年浙江广场文化艺术节西湖民间特色大展演"活动;8月20日,本馆和普陀区朱家尖联合举办"西湖(区)普陀旅游文化知识联谊赛",在西湖广电中心举行;11月9日,我区代表队参加西湖览会百人"踩街"团体表演和闭幕式《山花烂漫》大型演出活动。表演了《映日荷花》、《采莼舞》等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精彩节目。2001年2月7日,在黄龙体育中心广场举办西湖区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元宵灯会,全区15个乡镇街道、30个部委办局参与,共16个灯区、5000只彩灯,气势恢弘、金碧辉煌。当晚还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数万名群众参与了本次活动;6月26日,本馆承办西湖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春满西湖》大型文艺会演,在浙江大学永谦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7月1日,本馆承办了"西湖区纪念建党80周年摄影图片展"。整个图片展分为"经济建设篇"、"精神文明篇"、"城建城管篇"、"党建篇"等四个部分,共有24块图板,200余副照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西湖区综合大楼及全区各乡镇、街道、部委办局巡回展出;2001年8月12日举办为期一周"西湖区东山社区读书活动周"内容有故事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等;9月29日晚上,我馆组织大型舞蹈《龙井问茶》参加西湖博览会第二届《风雅颂》大型民间艺术展示,在宋城大舞台演出;10月20日,本馆与文新街道南都德加社区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西湖南都社区中外联欢活动,与来自南非、比利时、韩国的数十名民间艺术家同台演出;10月21日上午,我区组织"龙井问茶"表演方队参加了2001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踩街狂欢节活动;12月24日晚上,我馆承办浙江省第四届杭嘉湖戏曲演唱大赛,在浙江大学永谦剧场隆重举行。参加本次大赛的有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富阳市、安吉县、嘉善县及余杭区等七个代表队。参赛节目共21个,有京剧、越剧、昆剧、沪剧、黄梅戏等剧种。比赛中还穿插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国家一级琴师王辉、全国首届中央电视台京剧票友金奖获得者钟强等的精彩表演。此外,还有一年一度的文化下乡活动、科普宣传周文艺演出活动等。
2、国内外文化交流。
1990年春节,周浦乡下洋村的民间竹马舞表演,被摄入杭州电视台录制的《杭州人的春节》专题片,送往日本福井市进行文化交流。1991年6月,京剧之友社与上海大江京剧研究社,举行了沪杭京昆票友聚会。来自上海方面的中国民间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大江京剧研究社学术顾问、教授邓伟志,上海市剧协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大江京剧研究社顾问蔡正仁等27位代表团成员进行了艺术交流。1992年西湖区摄影协会5幅作品送日本福井市交流展出。同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而举行的中日儿童美术日记比赛作品,分别在北京、东京展出,本馆选送的《大海邀游》获一等奖。1993年9月,本馆美术干部的""徐君陶画展""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行,展出花卉、人物、山水作品161幅。著名老画家潘洁兹为画展作序;中国美院前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顾生岳撰写前言;李学智、薛驹、中国美术馆第一副馆长杨力舟等题词祝贺;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为画展剪彩并讲了话。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其中3幅作品被中国研究院收藏。此外其作品多次在《人民画报》、《中国书画》、《美术》、香港《大公报》发表。1994年,徐君陶作品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茶文化艺术展。1998年10月至11月,本馆与陕西省咸阳市群艺馆、辽宁省盘锦市艺术馆联合举办《黄土、黑土、绿水》风情美术书法摄影交流展,这是我馆历史上第一次跨省的文化交流活动,于十月五日在咸阳开幕,十月二十日到盘锦中展,十一月五日在西湖区文化馆落下帷幕。西湖区政府和区文体局有关领导专程赴咸阳、盘锦参加开幕式及展览活动;省市文化界领导沈敏、张蔚东、张连水、朱卫平以及西湖区三套班子领导曾东元、许小富、章连弟、周妙兴等参加了本馆举行的闭幕式。这次展览会萃了三地的艺术精品208幅,历时一月余,行程数千里,多角度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祖国各地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和对新世纪的憧憬。展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为三地艺术家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开拓视野的极好机会。我区展出的80幅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艺受到了各地同行与观众的高度评价。咸阳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和三地的各家报刊对活动的盛况进行了报道。
3、主要刊物及获奖作品。
1987年为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组织100余人进行了采风,得资料50万字,经筛选汇编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杭州市西湖区卷》,共刊出故事157篇,歌谣35首,谚语1000余条,于1989年出版。自1973年以来,文化馆还办有:《西湖演唱》、《西湖文艺》、《闻鸳》、《西湖文化》等内刊。
获奖作品:
在全国获奖作品:摄影:1993年,作品《第一日》获全国大众摄影月赛三等奖,作品《阳光下》获全国农村"龙游杯"摄影赛二等奖、全国"富士杯胶卷"金杯奖;1995年,作品《教师的梦》获全国"妇女?家庭?社会"摄影大赛二等奖,作品《亮相》获全国婚纱摄影三等奖,作品《金龙狂舞》获全国神龙杯《和平、人类、社会》摄影大赛优秀奖,作品《春野》获第三届"大众摄影越新杯"全国妇女摄影比赛入选奖;1996年,作品《金龙狂舞》获第二届全国群艺馆、文化馆摄影大赛入选奖,作品《龙》获96国际摄影艺术展入选奖;1998年,作品《学子》入选98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及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作品《山里娃》、《新愚公》获98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奖,第八届国际摄影比赛获铜奖及国际摄联勋条奖各1名、第五届"佳能杯"亚洲风采摄影比赛四等奖1名、第七届"乐凯杯"摄影大赛银奖1名、第十一届"尼康杯"摄影比赛铜奖1名、第十届"富士胶卷杯"98全国摄影十杰、彩色黑白组金牌奖1名、"华夏杯"全国晚报新闻大赛三等奖1名。1999年,作品《童趣》获第六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社会生活类"一等奖、作品《新愚公》获第六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社会生活类"三等奖、作品《血肉之躯挡洪魔》获第十九届全国新闻作品展铜奖、获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作品《保驾护航》"丽羽杯"摄影大赛二等奖;2000年作品《过年了》获绍兴安昌腊月民俗风情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2001年,作品《山里娃》、《童趣》入选中华文化美国行?中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木屋情深》获中国照相机杂志影赛二等奖、作品《风采?丰碑》获"长城建设杯"全国摄影大赛三等奖。美术:1992年出版了《徐君陶》画集;1994年,作品《墨牡丹》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1998年,作品《剥青豆》获全国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铜奖,作品《藤萝金鱼》获全国第三届民族百花奖金奖,作品《古柏》入选98全国山水画展;1999年,作品《虎》、《狼鳍鱼化石》获全国儿童画一等奖、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绘画大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31名。书法:1995年,获全国第六届书法大赛一等奖。1997年,获中国第二届青少年书画大赛银奖1名、铜奖1名、优秀奖3名,获中国第二届青少年书画大赛指导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第四届少儿书画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全国第四届少儿书画大赛新人奖2名,全国第四届少儿书画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入选奖6名;1999年,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比赛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2000年获全国第8届小星星书法大赛园丁奖、全国第5届中小学生书法类指导一等奖;2001年获第六届中小学美术书法比赛书法指导一等奖;中国第八届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音乐:1991年,歌曲《山乡女歌手》获全国当代农民歌曲创作奖;1999年,获全国大学生汇演声乐大赛演唱二等奖。舞蹈:1997年《东方雁》获全国邮电系统调演一等奖。文学:1991年获全国影评专版文章一等奖,1992年《评战争子午线》获全国影评比赛三等奖,1993年儿童美术日记《大海遨游》获文化部、国家教委、妇联及日本国有关部门联办的中日儿童美术日记比赛一等奖。
省级获奖作品:摄影:1991年,作品《遗风》获省"松阳一日"抓拍比赛二等奖;1992年,作品《金龙狂舞》获省江南民俗风情摄影比赛一等奖,并赴日展出;1993年,《速度就是效益》获省群艺馆、省摄协研究会组织的摄影比赛一等奖;1994年,《雄姿初露》获省"西子花园杯"摄影大赛银牌奖;1995年,作品《春野》获省第三届耕耘者书画展、摄影展二等奖,《烛光下的琴声》在皖南创作比赛中获二等奖,《我爱走红》获省摄影比赛特等奖;1996年,获全省文化站摄影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1998年,获浙江省东海明珠四镇摄影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2000年,作品《文明的曙光》获省群艺馆"美在柯桥"摄影大赛二等奖;作品《窗》获省二等奖;2001年。美术:1993年,作品《姐妹俩》获省第二届耕耘者画展二等奖;1994年,作品《姐妹俩》、《墨牡丹》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华王铜奖;1995年,中国画《墨牡丹》获省第三届耕耘者书画展一等奖;1996年,获浙江省民间剪纸艺术大赛二等奖;1999年,中国画《剥青豆》获'98浙江省群星推荐作品奖金奖;2001年,中国画《春风送绿》、《冷香安自知》获省文化厅"东方杯"群星美术书法优秀奖。书法:1993年,获省书法培训设计三等奖,书法作品获省"中大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1995年,作品《董其昌诗》获省第三届耕耘者画展二等奖;1996年,获全省青年书法大赛优秀奖、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入选奖、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省农民春联比赛一等奖1名;1997年,获浙江省文化馆(站)、群艺馆干部美术、书法展书法二等奖1名,省民丰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1998年,获浙江省群文干部美术、书法展书法作品二等奖,获全浙书法大赛入选奖;1999年,获全省"鼎立杯"少儿书法大赛二等奖1人、省文化厅举办的"在国旗下成长"少儿书法大赛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4名。音乐:1991年,歌曲《山乡女歌手》、《运河水哟日夜淌》省电视台、省总工会汇演二等奖、省音舞节创作三等奖;1998年,《江南的水路》获浙江省歌曲新作创作金奖、演唱银奖;1999年,获浙江省"建行杯"声乐大赛演唱一等奖、歌曲《祖国恋歌》获省东海明珠工程创作、演唱一等奖;2000年获浙江省东海明珠乡镇歌手演唱大赛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文化厅"雁荡杯"第三届歌曲新作大赛金奖、全省"东海明珠"乡镇歌手演唱大赛金奖。戏剧:1991年,戏曲小品《风度》获浙江省现代戏调演小品演出奖、创作奖;1993年,小品《上馆子》获全省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1999年,小品《切萝卜》获省第十届戏剧小品大赛创作二等奖和演出一等奖;2001年,小品《相亲》获"稠城杯"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论文:1997年,获浙江省群文艺档征文比赛二等奖;1998年,获浙江省首届群文电脑学习与应用征文比赛二等奖,浙江省群众舞蹈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2000年全省群文大事记年编编辑二等奖。
市级获奖作品:摄影:1987年,作品《数数谁的星星多》获当代女性摄影比赛女作者特别奖;1992年,《龙腾虎跃》获杭州市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2000年作品《绿山绿水》获市委宣传部"爱我杭州"摄影艺术大赛一等奖;舞蹈:1991年《红梅赞》获全市城郊农民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1993年,《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获全市中老年集体舞比赛一等奖;1999年,舞蹈《映日荷花》获杭州民间艺术展示最佳编导奖、优秀演出奖;2001年,舞蹈《绿的希望》获杭州市西博会首届少儿舞蹈专场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我馆获杭州市第二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大展示表演银奖、中国杭州2001年娃哈哈西湖狂欢节活动最佳风采奖、最佳彩车奖。音乐:歌曲《我寻找那棵树》获市声乐作品一等奖;1992年,《游船工人心向党》获市演出创作一等奖;1994年,男女对唱《浙江潮》获市首届老干部文艺会演金桂奖。1996年,获市第十届三江歌手比赛创作一等奖、演唱二等奖;1997年,获杭州市新剧目汇演创作一等奖1名、演唱一等奖1名;1998年,获杭州市第十二届三江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名,创作特别奖、一等奖各一名;2000年十四届三江歌手大赛一等奖1名。戏曲:1997年获杭州市老干部迎回归文艺汇演一等奖,第五届戏剧小品比赛表演一等奖;1998年获杭州市第三届老干部文艺汇演一等奖;1999年小品《切萝卜》获市第七届戏剧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和优秀辅导奖。2001年获市小品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美术书法:1995年,国画《紫藤》、书法《唐诗》获市耕耘者书画展银奖,获市三江杯书画篆刻大赛一等奖2名;市武林杯儿童绘画比赛一等奖11个,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老干部书法展获一等奖4名。1996年获市少儿诗歌想象画大赛一等奖1名;1997年,书法作品获市一等奖6名;1998年,获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4名,西湖楹联大赛一等奖2名。1999年,美术作品《紫丁香》获杭州市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99少儿书法精品展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杭州市少儿硬笔书法比赛获2个一等奖;2000年新世纪少儿书法大赛一等奖6名;2001年,获市群艺馆新世纪金彩创意儿童画大赛金奖2名。
本馆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二级先进单位;1999年在浙江省第五次文化馆、站考评中被评为一级文化馆。2001我馆被市文化局评为杭州市社会文化先进集体。
三、人文资源及民间文艺资源开发
秀丽的西湖,名胜与人文资源浑然天成,不胜枚举。近年来又开发了梅家坞周总理纪念馆、双峰村茶叶博物馆、金沙港旅游文化村,以及以龙坞白龙潭为中心的龙门八景,以周浦乡灵山幻景为中心的湖埠十景,留下小和山的森林公园、蒋村西溪芦荡风情园、龙井野趣民俗园等。此外,西湖乡农民画、线刻画和儿童泥塑、灵山摩崖石刻等都将有待于开发,前景诱人。
四、近、中期发展规划
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内核,全方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群文骨干队伍建设和各类艺术人才培训,努力做好文化艺术科研工作;拓宽思路,深化改革,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完善和增强文化馆自身功能和发展后劲。不断探索新时期群文工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特色管理新模式。

电话:(0571)87963511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