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论苑 文化艺术 → 详细信息

一条无处靠岸的小船——评余杭小百花越剧团新创剧目《洪昇》
来源: 浙江文化信息网   作者: 天高   2010-10-13 15:49:28
        人生是一条河,两岸是诱人的风景,谁都挡不住想要上岸去逛逛;采风、赏景、寻趣、小憩……然而洪昇没有这份心境,也得不到“天赐的良机”,甚至连靠岸喘息都找不到接纳他的河埠,他这条小船只好不停地划浆,不停地游荡,不停地飘泊,不停地挣扎——这便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家,号称“南洪北孔”的《长生殿》作者洪昇的悲剧命运。 
        我看过好几种版本关于洪昇命运的故事、戏曲剧本、电视剧本和演出,但是,没有一个像余杭小百花越剧团演出、余青峰编剧的版本那样让人震颤和深思,让人体味到人生的苦涩。 
        初读剧本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作者文采四溢,每一段唱词都是人物心灵迸发出来的诗,让人忍不住跟着吟唱,有一种文学的享受感,但是,也觉得有点看昆曲的味道,不像以往看越剧那样通俗易懂,我甚至怀疑自己观剧的情绪不够稳定,总是游离在剧中人和编剧者之间痛苦地彷徨。 
        实际上我能够理解作者的本意,他是不想写一个洪昇如何写戏的普通故事,也不想写关于洪昇苦难生平的传奇剧本,他是被洪昇的命运感动了,在写诗、写人生,写那条无处靠岸的小船。 
        是的,一个好的剧本,决不能停留在说故事的层面上,如果看了戏只知道洪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写戏人,他生在杭州西溪,家境本属官宦世家,妻子也很贤惠,但因为爱写戏,又和父亲在政治上观点相悖,便离家出走,浪迹天涯……最后又因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这只是完成了艺术创作的浅层次开掘。现在余青峰显然不满足这种平面的构思,不仅把故事浓缩了,努力在洪昇的情感世界里寻觅心灵的火花,在政治、家庭、爱情、写戏、演戏等各种矛盾、冲突和命运、意志的漩涡中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新路:以人物心路历程为主线,用跳跃式、意识流、多时空、无场次相结合的新的叙述方式来演绎洪昇的人生。当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艺术的陌生感。 
        戏剧艺术中除了故事情节的铺排,最核心的技巧是人物关系的设置。《洪》剧中亮点最多的“巧妙构思”就在此处:康熙不以皇帝的面貌出现,扮成卖刀人——黄袍商;小妾苏雪儿是洪昇的“粉丝”,因演他剧中的杨贵妃而沉迷戏中,把洪昇看成了唐明皇,尾随终生;特别是那个造成洪昇命运畸型突变的老父亲洪起鲛却始终没有出场,隐藏幕后,为的是把篇幅留给洪昇和黄蕙,让这一对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有更多的空间吐露心声,把郁闷烦恼呈现在观众面前。于是,我们看到了新婚之夜蜷卧荒野,女儿饿死却盼来丈夫娶新的尴尬场面,两个痴情女,各自孤守十数年的奇情片断。最令我惊叹的是这个戏中复杂的政治背景——“复明与归清之争”是通过洪昇和黄袍商之间的“才缘情疏”以及洪昇和吴仪一之间的“恩恩怨怨”来完成的。构思巧妙,戏剧矛盾层层推进,既没有概念化的争论也很少标签式的注释。吴仪一在两朝交替中的表现非常怪异,科举交白卷却封了官,看戏骂朝廷被放了逐,他和洪昇的命运纠葛写得盘根错节,难分难解,苏雪儿是他送给洪昇的“礼物”却给洪昇带来了半生的尴尬,《长生殿》是洪昇的生命之作,却成了断送吴仪一前程的根由,洪昇为保赦吴仪—反而成了“卖友求荣”的小人,吴仪一在狱中写“绝交书”又引来了洪昇泣血哀求的感人片断…… 
        但是,话还得说回来,这样的好戏,这些精彩的构思演出时似乎尚未收到炽热的剧场效应,我想,其原因之一是一般越剧观众对于政治争斗的兴趣不如爱情的缠绵或家庭的伦理那样有共鸣,另一方面人物关系太复杂,身份太隐晦,语言太含蓄,使人看不懂,甚至看完全剧都还不知道,黄袍商就是康熙皇帝,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来卖刀,卖刀变卖扇,扇子上还写着“天下”两个大字,这种深藏不露的隐喻手法,虽然有诗的比兴之雅却违背了戏剧艺术通俗化的原则,更不用说,剧中人复杂的政治情商挖掘得越深刻,人性被扭曲后的复杂心态越细腻,其语言、情感、行为离常人越远,和观众的直接情感沟通反而会越发困难。戏曲的舞台呈现是“一过性”的,观众不可能用“回放”的办法去反复凿磨剧中人的“潜台词”。所以,还是戏剧大家李渔说得好,写剧本“贵浅显”。无论作者学识多深,手法多么现代,让观众看懂总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我们探索创新中永远的课题。 
        尽管我看戏时处处挑剔,但随着洪昇命运的跌岩起伏,跟着小船一起颠簸沉浮,我无法再游离在剧情之外了。洪昇在《长生殿》中因重生而陶醉,我在《洪昇》的乐曲声中因迷恋而忘返,作者青峰站在时空的交义点上哭泣——我们一起陷入了人生的思索中:康熙爱才,惜才却不能得之,洪昇怀才,傲才却无从投之,似乎总有一只无影的手在摇控着他的命运。文艺家不懂政治又总被政治牵着鼻子走,无所适从、无法逃避、无可奈何、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近千年来共同的悲剧命运!我想到了吴含、老舍、关汉卿……想到了无数普普通通因为爱写戏因为说真话而遭遇灭顶之灾的不幸灵魂;洪昇的茫然、苦闷、无奈和沉沦使我震颤,使我惊醒,使我感悟并特别珍惜今天的宁静…… 
        余杭小百花是一个区、县级的小剧团,因为种种原因,在浙江剧坛中已沉寂多年,没有想到,这次,竟然一举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真有“石破天惊”之感,她们的成功当然不仅是因为剧本的厚重,题材的深邃,更在于二度创作中整体性的突破,突破当然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事,详情有待下文细说。 

 
 相关链接